咳嗽老不好,别忘排查结核菌!
咳嗽是常见的症状,多数情况下由感冒、支气管炎或过敏引起。然而,如果咳嗽持续两周以上,甚至伴有咳痰、胸痛、低热、盗汗、乏力等症状,就不能掉以轻心。此时,除了考虑普通的呼吸道疾病,还要警惕一种“狡猾”的慢性传染病——肺结核。我国是结核病高发国家,很多患者因误以为是普通咳嗽而忽视检查,导致病情延误,甚至传播给家人和周围人群。因此,咳嗽久治不愈时,排查结核菌至关重要!
本期科普内容
一、为什么久咳要警惕结核病?
咳嗽是肺结核的最主要症状,通常表现为长期咳嗽、咳痰,甚至咳血。但由于早期症状并不典型,许多人误以为是普通感冒或慢性支气管炎,忽视了检查,结果导致病情加重或传播给他人。因此,以下几种情况要高度警惕肺结核:
1.咳嗽、咳痰持续两周以上
普通感冒或支气管炎的咳嗽一般1-2周内好转,而肺结核的咳嗽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。
2.咳血或痰中带血丝
结核杆菌破坏肺部组织后,可能会导致毛细血管破裂,出现痰中带血或咳血现象。
3.低热、盗汗、乏力、食欲下降
结核菌感染人体后,会引发慢性炎症反应,使患者出现午后低热、夜间盗汗、疲劳无力、体重下降等症状。
4.胸痛、呼吸困难
结核感染可能引发结核性胸膜炎,导致胸痛、胸闷或气短。
5.有结核病接触史或免疫力低下
如果家中或工作环境中有人患肺结核,或者本身患有糖尿病、肿瘤、艾滋病等导致免疫力低下的疾病,更容易感染结核菌。
二、如何检查是否感染了结核菌?
一旦怀疑肺结核,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以下检查:
1.痰液检查(涂片、培养、PCR检测)
采集晨起咳出的痰液,通过显微镜检查或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核杆菌DNA,可快速判断是否感染结核菌。
2.胸部X线或CT检查
肺结核患者的肺部影像常表现为上肺部阴影、空洞或结节,CT可以帮助发现早期或隐匿性病变。
3.结核菌素皮试(PPD试验)
通过皮下注射结核菌素来观察皮肤反应,如果皮肤出现明显硬结(红肿硬块),说明曾感染过结核菌,但无法判断是否为活动性肺结核。4.T-SPOT.TB或IGRA(γ干扰素释放试验)
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免疫反应,筛查体内是否存在结核菌感染,比皮试更精准,适用于免疫力较低人群。
5.支气管镜检查(必要时)
对于痰液检测阴性但仍怀疑肺结核的患者,医生可能会通过支气管镜取肺泡灌洗液或活检组织,以进一步确诊。
三、确诊肺结核后该怎么办?
如果确诊为肺结核,不要惊慌,目前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控制和治愈疾病,但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。
1.规范抗结核治疗
结核病治疗遵循"早期、联合、适量、规律、全程"的原则。标准治疗方案通常包括2个月的强化期和4个月的巩固期。一线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、利福平、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。这些药物需要联合使用,以防止耐药性的产生。
2.规律复查,评估治疗效果
服药1-2个月后需要复查痰检和肺部影像,评估病情改善情况。按照医生要求定期随访,一般治疗至少6个月,部分严重患者可能需要9-12个月。
3.预防结核传播
坚持佩戴口罩,避免咳嗽或打喷嚏时将结核菌传播给他人。保持房间通风,让空气流通,减少结核菌的浓度。单独使用餐具,避免与家人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。此外,密切接触者需筛查,家人和同事最好进行结核菌检测,以防隐性感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