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假想给孩子减肥?别只盯着吃什么,什么时间吃也很重要!
暑假期间,是不是很多孩子睡到临近中午直接吃午餐,早餐浅尝辄止,晚餐大快朵颐,睡前还要吃夜宵……你们有没有想过,孩子变胖,可能是因为进食的时间不对?
饮食也有“生物钟”
进食不规律会增加儿童的代谢风险,更容易导致肥胖。
早上早餐频次为0-2次/周的青少年,发生肥胖的风险是早餐频次3-5次/周青少年的1.18倍,是6-7次/周的1.32倍。
晚上同样的食物,晚上吃比白天吃吸收的热量更高,肥胖风险大大提高。吃夜宵,尤其是晚上8点以后及睡前2小时内还在吃东西,促进脂肪合成的皮质醇,其浓度升高的速度比白天更快。
我们身体里的“饮食闹钟”——下丘脑“中央时钟”与胃肠道“卫星时钟”协同工作,通过光信号、进食行为不断校准节奏,形成一套稳定运行的进食节律。
当孩子能每天固定时间进食,身体会提前30分钟启动准备程序:唾液腺分泌淀粉酶、胃部加强蠕动、胰岛素敏感性达到峰值。这种“预习机制”让食物转化效率提升20%,避免营养滞留在血液中造成脂肪堆积。
及时调整进食节律
家长应帮助孩子及时调整进食节律,具体可以概括为三方面。
时间固定1.固定安排三餐时间,例如早餐7点至8点、午餐12点至13点、晚餐17点至19点。
2.在睡醒后1个小时内吃早餐,设置10-12小时的“进食窗口”(可以进食的时间段),减肥的孩子最好控制在10小时,“进食窗口”外的时间坚决不吃东西。
3.要控制进餐时长,早餐约20分钟,午餐和晚餐约30分钟,因为进食过快也会增加肥胖的风险。
间隔合理两餐间隔4-6小时,规划好进餐时间,规律进食正餐和零食。
能量分配按比例早、午、晚餐分别占全天总能量的25%-30%、30%-40%、30%-35%。选择健康的零食,如水果、奶类、坚果等。每天从零食中获取的热量,要低于一天摄入总能量的10%。